殷海光故居速寫

  • 主題:殷海光故居速寫
  • 媒材:水彩
  • 尺寸:16k
  • 創作時間:12 2020

開工啦!不知道大家春節過得如何呢?

過年時,我在家花了一天半的時間,追完台劇《茶金》。不得不說,這部戲的美術和歷史考究,大概是有史以來我看過最認真製作的台劇了(雖然我平常也沒什麼在看劇😂)。

台灣茶、充滿時代感的美麗建築、從小人物的遭遇隱約窺見大時代的動盪變革,這部戲可說是集結了所有我喜歡的元素,短短十二集,看得非常過癮!茶金故事背景改編自北埔最有名的茶商姜家,劇中自然也有不少場景都在姜家的洋樓取景。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這棟氣派卻又不失典雅、在當時也許被稱為「摩登」的洋樓,真的讓我眼睛一亮,從劇中的片段就可以略窺洋樓主人的品味並不一般。小小一棟洋樓,門窗上不只融合了歐洲傳統裝飾紋樣的半圓拱、凸窗,大門門框及內部裝飾也看的出濃濃的裝飾藝術風格影子,客廳更是放了許多新藝術以及Art Deco的擺設。每次鏡頭只要帶到老吉坐在沙發上抽菸,就知道他正在苦惱到底要怎樣才能把女兒嫁出去😂然而我的視線總不禁飄到後方火爐裡的那個裝飾藝術造型的孔雀屏

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,溫昇豪飾演的KK,在被派到台北工作後,被公司安排所落腳的宿舍,正是我年前去速寫過的殷海光故居。殷海光先生是位自由主義哲學家及評論家,也是引介自由主義進入台灣的重要先驅之一,並因此在戒嚴時期遭受國民黨打壓。自從在台大教書後,殷海光先生便居住於此,白天教書,夜裏便於此替《自由中國》撰寫社論,宣揚民主與自由,這點與KK這個角色的行為不謀而合。甚至,到了後期,宿舍更成為KK的自由派雜誌社根據地,主編跟學生整天到他家串門子、寫稿、審稿、編書。

速寫那天,雖是個冬日,不過上午太陽正好,陽光灑落殷海光先生故居在院子裡種的樹,光斑穿透樹冠,灑落在松石綠的木製建築上。這片刻光影,正是畫畫的人夢寐以求的畫面。據說,故居的一磚一瓦都是殷海光先生親自建造的。他在院子中挖了一條小河,並把鏟起來的土堆在另一邊,沒想到,這些土竟然堆成了一座小坵。殷海光先生於是便將其命名為「孤鳳山」,並種了幾棵大樹,在樹蔭下擺了一座石桌椅,取名為「殷夫子讀書台」,日日就在那兒閱讀、寫字。

就在我為了捕捉片刻光影而手忙腳亂時,突然想到——想留下珍貴的回憶,我到底該拿起相機,還是畫筆?我想答案是複選的。當下的每一個片刻稍縱即逝,需要相機才能即時捕捉。但相機拍出的終究是客觀的事實,而我們所想要的卻是「我們」記憶中的畫面,是參雜著我的情感和想法的主觀詮釋。重現回憶這件事,大概就只有畫畫才做得到了。

年假結束後的某一天,手機突然跳出家人的訊息,原來是他們回家整理照片翻到,一向只拍建築的家人,洗出來的相片裡,竟然有一張小時候的我和爸爸在北埔江家洋樓的合影。原來,在我還沒什麼印象的時候,我們就一起完成好多好多事了。

返回頂端
回到頂端